《乌合之众》——由群体行为想开去

《乌合之众》——由群体行为想开去

心理学对于我们这些未来的教师来说,已经超越了知识的范畴,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手段或是技巧

——题记

《乌合之众》是勒庞的一本关于大众心理研究的著作,描绘出了有关于群体的本质特征,向我们揭示了人们在群体中极易出现的行为特点,以及上位者如何利用这些特点来进一步巩固群体。

整本书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当我们是社会中的独立的个体时,我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有着区别于他人的鲜明特点,但是一旦个体加入了一个集体,那么他所有的个性化特征就逐渐消失殆尽,集体的思维会逐渐超越个体的思维,成为主流思想。

而在《乌合之众》这本书中,群体中比较显眼的一个特征就是群体行为,群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能够决定个体的行为。拿过马路做个例子,一个人闯红灯,你可能不为所动,可是当几十个人闯了红灯,你几乎很难站立在原地,进而引发可能的交通事故。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从众心理,可是用勒庞的话来解释,可以把他归结为群体行为及其影响。

这无疑给了我们未来有关于班级管理、学生发展方面极大的启示。

既然负面的群体行为会带来负面的效应,那积极的群体行为理论上则会带来正面的效应。

我们面对的是“10后”小学生,身为网络原住民的他们,从小就接受着各方面事物的冲击与影响,个人发展也更是差异巨大。因此,在教育部门要求的大框架下,可以进一步把他们划分出不同的群体,比如说“课外书讨论小组”、“手工实践小组”等等,充分利用群体行为的影响,促进同学间的情感沟通,激发他们自己的发展潜能。同时,由相同爱好构筑起来的群体,相比与两个不同爱好的同学出现观点差异时,群体内的矛盾会更加容易协调与解决,由此带来班级的稳定。

同时小学里班委组成的群体起着带头的作用。小学里的班长、副班长等等组成的小团体,比起班主任,和普通同学们更加亲近,几乎是朝夕相处。他们的言行举止,或多或少会影响其他同学们的个人发展,比如班委们积极参加活动,积极举手发言,那其他同学久而久之也会自发的“跟风”、自发的“从众”,进而产生改变。由此可见,群体行为在班级里潜移默化的力量之大。

但是又如《乌合之众》中所言:一个群体存在时,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的特征。简而言之,群体的特质是非理性的。勒庞把群体行为表现出的不理性归结为每个独立个体责任感的缺失。

对于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独立个体在进行社会活动时,理性思维会克制不正当欲望的产生。而在群体之中,群体是没有个体那样的人格约束的,个体会在群体中不断试探,因为群体内的相似性与包容性,成员可能并不会在意与明确提出异议,但是这直接会给那个不断试探的个体一个错觉:群体之内可以,那么在群体之外,我是不是也能将群体内的行为付诸于实践呢?

在各种小组里也好,班委群体里也罢,群体内的思想水平的高低与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体成员的共同意识是怎么样的,他们甚至会误以为群体内大家没有异议,不是那么在意的东西就是对的。此时他们的小群体的发展很有可能违背组建之时的初衷,在网络、社会生活的共同冲击下,逐渐向着消极的一面发展:群体发展成为了小团体,成员们欺负同学,与人撒谎成习惯等负面行为逐渐显现。

因此,对于班级里这些小群体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更大的群体来约束,这个大群体就是整个班级成员组成的,其核心是我们老师。就像开头所说,个体会很容易受到群体思想的影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端正班级大群体的思想,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导向作用,将他们小群体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消极意识扼杀在摇篮之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价值准则与价值选择清楚的点明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相处方向,促进了公正积极的班风的形成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和谐友好的班级情感的养成。在这个班级大群体的核心思想约束下,才能不断加强、巩固凝聚力,属于他们的小群体才能走的更好更远。

当然,《乌合之众》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一句受益匪浅那么简单,它更是让我对大众群体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对未来的教育工作有了一个系统科学的打量,以及对我个人的思想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拔高……

《乌合之众》,使我远离乌合之众。

注:个人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文章只是基于《乌合之众》核心思想展开。

                                                                                                                         作者:陶嘉超 

今日热点 » 《乌合之众》——由群体行为想开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