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绝美的中式坐具,堪称古代文人的世外桃源

每一件值得珍藏的经典坐具,背后的文化必然不会是贫瘠的。

历史的聚光灯下,她们低吟浅唱,讲述自己悠久动人的前世传奇。圆润舒展的圈椅,是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哲学写照;雍容柔美的秀墩,掩映着女子婀娜曼妙的身姿;雄浑威严的交椅,为世人徐徐展开一幅古代丝绸之路的波澜画卷……

当后人回望中华灿烂锦绣的坐具史,总少不了一个简雅清幽的身影,它,就是明式坐具的经典代表——笔梗椅。

 

笔梗椅:艺术与实用的舒适结合

 

笔梗椅,由另一款经典的坐具——官帽椅演变而来。它吸收了古代中国建筑的特点,一改以往实心独板的靠背板造型,利用多根微曲圆木棍排列组合而成,独特的镂空栅格状成为它最大的特色,形如“笔杆”,故此得名。

明•黄花梨三棂矮靠背笔梗椅

 

圆梗通常有微微的S型曲线,由搭脑中间依次排开,当人们坐下后靠时,脊椎刚好卡在2根圆梗中间。这样一方面给了脊椎上托的力量,另一方面使脊椎两侧凹陷的地方有一个支撑点,充分考虑到人体工程学,强调了人的舒适感。

明•黄花梨三棂矮靠背笔梗椅

 

笔梗椅:“天人合一”的美学寄托

 

这独树一帜的设计,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天人合一”是中国道家思想中至高的境界,是一种人与自然物质置于一种和谐平等、相互对话的姿态,显露出和谐通达的精神追求。正如《庄子·齐物论》中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然要通过“内省”、“自省”、“克己”等处事原则,来不断净化自己的身心,使其纯粹质朴,方能接近于自然的“道”。

 

在这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笔梗椅在有限的形态中,通过种种的内敛细节表达着使用者的性情——质朴的装饰、平稳的造型、素雅的色泽以及顶部收束的结构处理等等,无不在传递一种空灵的“禅意”。

 

在笔梗椅产生的时代,是崇尚繁缛厚重清式家具的天下。富人们极尽奢华,在家具上用最繁琐的雕工,将金银玉石等昂贵的材质混嵌其中,对视觉效果的追求往往大于实际的使用功能。这无疑与追求“禅意”的审美价值背道而驰。

清•乾隆 紫檀木雕花椅

 

因此,笔梗椅并没有一味地追逐潮流,而是把人的真实使用需求作为设计首要考虑的因素,追求简洁大方且实用的风格,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己简洁雅致的气质。

 

这种气质与其说是清雅的文人对反潮流的一种“戏谑”和“执念”,倒不如说这张素雅、灵动、剔透的小小坐具,是他们在浊浊尘世的一方世外桃源,是向往生活的精神寄托。

 

笔梗椅:都市青年的“减压神器”

 

在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每个人的神经都出于紧绷的状态,时常得不到真正的放松。身体的疲劳尚能通过休息来回复,但精神的乏累通常难以消除。

 

要做到身心的休憩,就需效仿古代文人与自然对话,在心灵的静谧中方能领悟生活的真谛。而一套能够让身心得到放松的坐具恰恰就能做到这点。

 

由阅闲出品的这张笔梗椅,采用独板实木打造,文雅端庄,造型简约,堪称禅意空间摆设的佳品。试想看,在忙碌了一天后,大脑已经满负荷运转,突然见到这么一张空灵简约的坐具,在视觉上就能够减负不少,进而让精神顿觉放松。

 

座椅的面板纹理清晰,打磨圆润,采用专业的脱脂烘干技术,保证产品不变形、不开裂。人坐在上面时能够感到一种有力的支撑,白天的焦虑感瞬间就消失地无影无踪。

 

扶手细腻圆滑,触感舒适,扣合牢固,线条流畅。双手轻轻搭放,人体的上半身已然得到放松。

 

靠背的五根圆材直棂,微微弯曲,婉转柔美,契合人体的背部曲线,受力均匀,倚靠时毫不费力,惬意舒适,直到这时身心已然全部放空,在均匀而又平缓的呼吸中心灵方能得到真正的休憩。

 

有了这一张简约通透的笔梗椅,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向自然的任意门,在悠然惬意的天地中感悟宁静的心流。

今日热点 » 这件绝美的中式坐具,堪称古代文人的世外桃源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