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高颜值坐具,千年来备受古代美女钟情

常言道:红花还需绿叶配。若是形容女子国色天香,仅凭其自身貌美,未免有些单薄,需得“绿叶”相衬方显出挑。所以沉鱼的西施、落雁的昭君、闭月的貂蝉,羞花的贵妃能芳名远播,就是这个道理。

 

《美人图》:红花与绿叶的绝妙组合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馆藏《胤禛十二美人图》中,“美人”与“坐具”的相辅相成也是此论的生动写照。

 

▲《胤禛美人图》局部

 

画中的女子端庄娴静,仪态不凡,或伏案描红,或览卷闲读,或凭栏远眺,或低眉穿针引线,令观赏者的目光流连忘返。而女子能保持如此恬淡柔美的坐姿,轻纱裙袂下的坐具可谓功不可没。

 

坐具名为“绣墩”,玲珑秀雅,轮廓圆润,外形可人又没有传统椅凳分明的棱角。这样就避免了裙裾罗衫被挂住的不便,女子的姿仪就更能自由舒展,如群芳绽放。人美墩雅,两相呼应,就绘就了一幅幅流传后世的画卷。

 

备受女子钟情的“高颜值神器”

 

当我们从距今二百七十余年的《胤禛美人图》上见到绣墩的倩影时,她已在悠悠岁月中行走了上千年。

 

如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但彼时人们席地而坐,绣墩的形制也较为低矮,还远不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样子。

 

到了唐代佛门昌盛,其文化渗透生活的各个方面,坐墩也融入了莲台的设计。它多作腰鼓式,称为“基台”或“荃蹄”,形制更为高大。比如,我们可以在《韩熙载夜宴图》中清晰地看到侍女们座下的坐墩——其状如鼓,外面还覆盖着锦缎一类的织物。如此一来体感更为柔滑,也将座面上的女子映衬得更为娇艳。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往后历经多代的改良,绣墩愈发精美、小巧,更具古雅之趣,在造型艺术上也是千姿百态。座面的式样除圆形外,还有海棠、梅花、瓜棱、椭圆形等,富有艺术感染力。不少绣墩上下两头各做出弦纹一道,雕击鼓钉,既简朴又美观。墩面的装饰也很讲究,除木质外,还有镶嵌彩石、大理石、藤等,形态万千,各具意趣。

 

如此“高颜值”的坐具,自然成为豪门女子偏爱之物。《红楼梦》在“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写道:“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寥寥数笔,就将黛玉高洁的情态描写得入木三分,一个“拎”字也从侧面反映出绣墩的轻巧。

 

我们虽无法亲身见着书中的美人,但遥想着如黛玉一般的婉约女子,素腕凝脂,轻提裙袂至轩窗,将绣帕围盖在绣墩上,随后坐于其上抚琴笙歌,也是一幅足以令人赞叹的绝美画面。

 

阅闲出品:赏玩兼备的美物

 

其实,绣墩非只是豪门大家的专有之物。在家庭的日常陈设里,如能摆上几张古韵悠然的绣墩,就能轻松打破规矩空间的沉闷,视觉更加丰富且蕴含变化。

 

由阅闲出品的这款绣墩(又名:圆鼓凳)就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选择。疏密有致的圆弧形开光使作品通透明亮,格外灵动,营造出空间的层次感。

 

 

它整体光素,白酸枝原木色古朴温润,无论置于空间的任何位置都能与周围的景致相互协调,雅致内敛且不显得突兀。

 

 

绣墩的座面遵循古法,采用人工打磨的方式将其四周细细磨平,没有一丝一毫的凹凸感,使用时柔顺光滑,体感绝佳。且如前文所说,这对于爱美的女孩子来说,也避免了家具棱角压住衣物裙摆的小麻烦了。

 

从整体上来看,这款绣墩选材名贵、外形美观、结构匀称、工艺精湛,是兼具实用与收藏、宜室宜家的上佳之作。喜欢它的藏友不妨将其陈设于家中,感受千年坐具带来的文化魅力与艺术美感。

今日热点 » 这件高颜值坐具,千年来备受古代美女钟情

赞 (0)